本网甘肃讯(臧秀娟 通讯员 李玉秀)今年以来,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聚焦市局党委部署要求,锚定“163”工作思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入“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纵深推动“大数据+百万警进千万家”专项行动,深化市域治理“三进”模式,聚力打造具有兰州公安特色的基层治理“样板区”。特别是小西湖派出所实践探索“警网融合”新模式,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共治合力、优化为民服务,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7%、4.6%,安全稳定态势更加巩固。
以融为要、协作一体,三级网格“牢根基”
以街道、派出所多维融合为核心,深化资源融合、机制聚合、力量整合,着力打造“大网统筹、中网覆盖、小网扎根”三级网格体系,不断织密平安网络。小西湖派出所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派出所、社区书记牵头抓总、协同调度优势,做到辖区整体“大网统筹”;依托9个基层社区、10个警务区网格,建立“1名社区书记+1名民警+2名辅警+2名社区干部”作战单元,搭配N名基层力量,实现警格网格“中网覆盖”;选点布建78个“西湖蓝盾工作站”,组建由社区民警带领,680名社区党员、网格员和物业、保安员、社会志愿者、退役军人为补充的“西湖兰盾”义警队伍,协助开展治安巡逻、防火防盗、反电诈、校园安防等宣传教育,确保社区最小单元“小网扎根”。1至3月,辖区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12.8%,电诈发案同比下降30%、成功预警1.3万余人次、劝阻160人,网格精细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机制牵引、同题共答,多方联动“扬优势”
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健全完善社区民警、网格员、保安员“三方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人口联管、服务联勤、平安联创“六联共治”机制,实现案事件“处置快、流程短、更高效”目标。强化“主力军”担当。创新建立“所领导分片包联、补位支撑,社会综治力量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对基层力量开展法律培训、技能实训、拉动响应及安全防范指导,为基层协同共治提供执法保障与能力支撑,先后培训物业、“保司洁”等社会力量5批400余人次,联动处置水平明显提升。释放“铁脚板”效能。探索优化“网格有呼、民警有应,民警有呼、网格有应”双向响应机制,强化社区民警和网格力量在情报信息、上门行动、化解矛盾等方面的互相策应、优势互补,“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总量大幅上升49%,停车占道、噪音扰民等“民生小事”在2小时内100%处置反馈。发挥“千里眼”优势。充分依托基层组织“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注册推广269个“蓝盾义警工作微信群”,群防群治力量全部“入网进群”,发挥“街面的活探头、安保的黄金眼”作用,敏锐感知、全量搜集各类可疑情报线索1100余条,抓获上网逃犯44名,命案、“民转刑”“刑转命”等重大敏感案件连续三年“零发生”。
多维响应、数智赋能,四化举措“提效能”
坚持警民联调、注重源头治理,扎实开展“大数据+基础要素管控标准化”等专项行动,确保“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调处“阵地化”。建立“矛盾调解专家库”,持续强化“人民调解员+社区专职调解员+派出所调解室”三级衔接机制,社区民辅警、网格员、志愿者常态入驻“百合(和)调解室”,丰富家事直说、多元调处等方式,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实质化解720起、化解率100%。联动响应“扁平化”。深化警企联动,压实安防主体责任,督导辖区企业设立专属电台频道,形成指挥通联区域网,确保一旦发生重大案件或群体聚集事件,能够第一时间调度治安力量赶赴现场前期处置。目前,已联通企业电台42部、安保力量110余名,高效联处治安隐患事故6起,做到了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便民服务“集约化”。抢抓全省“一窗通办”试点有利契机,大力推行“微信+上门”便民模式,做实“有事您微我,我上门服务”暖心举措,累计提供微信语音咨询9800余次,指导群众办理业务1.8万余件,荣获“全省公安机关警务服务评价‘零差评’窗口单位”。监督问效“常态化”。建立健全网格员“每日必巡”,综治中心、派出所“每周研判”,街道书记、派出所长“每月总结”机制,一体构建“制度推动、示范带动、加压驱动、激励调动”质态评估体系,精准消弭风险、堵塞工作漏洞、总结固化经验,切实以网格单元“小安全”夯实市域善治“大平安”。
供图: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