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河北讯(通讯员 李仓 张树稳) 4月20日,献县社会工作部联合雨花敬老服务中心,在郭庄镇东双坦村开展了“爱心下乡、情暖乡村”志愿服务活动,聚焦村中空巢老人、残疾人、智障人士、建档立卡贫困户及90岁以上高龄老人群体,开展“爱心下乡”公益活动,将大米、包子等慰问品送到20余户特殊家庭手中,累计发放慰问物资2000余元,服务特殊群体50人次。据了解,献县社会工作部联合全县各志愿服务组织和相关单位,多形式、多角度、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献县雨花敬老中心的志愿者们在村中走访慰问高龄老人并了解护理情况
突出主管单位的引领作用。作为志愿服务工作主管单位,献县社会工作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建立了献县志愿服务总队,横向按专业性质不同成立了党员、青年、巾帼、医疗卫生、教育、农业、科技等10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纵向在乡镇建立志愿服务支队、村建立志愿服务大队和若干小队,形成了献县志愿服务总体框架,建立了体制机制。同时,制发了《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致全县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倡议书》,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关注民生、济困解难,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志愿者专业素养与服务技能。目前,献县有91555名志愿者在河北志愿服务网登记注册,纳入志愿服务总队参与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有12000余人,这些志愿者活跃在乡村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献县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架构图
突出服务乡村的工作导向。各乡镇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大队长的志愿服务大队,各村成立由支部书记担任小队长的志愿服务小队。各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群众需求和自身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献县十五级镇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孝老敬老、环境美化、文明乡风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全镇形成了“志愿服务有我、乡村振兴有我”的浓厚氛围,该组织被评选为河北省先进志愿服务组织。针对农村贫困学生,献县文明志愿者协会“文明天使”展翼计划组织43名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连续8年筹集善款62万元,先后对80多名贫困学生在资金、物品、心理辅导等方面进行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该项目被评选为河北省志愿服务创新项目。献县中医医院每年的农忙季节都开展“送医送药到田间”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广大村民和农机操作手的欢迎,该项目被评选为沧州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在乡村两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起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向上向善的良好效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人文基础。
突出志愿服务(者)组织的专业特长。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考虑各志愿服务组织的特点和特长,确保取得实效。在志愿者招募环节,注重吸收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如医疗、教育、法律、农业等领域的从业者或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献县巾帼志愿服务队设有1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涵盖敬老助餐、助缘婚恋、扶危济困、农业技术等十多个领域,在业务上强化了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专业性。献县红十字救援协会负责人范占良在部队服役时当过卫生员,退伍后他带领红十字应急救援协会宣传急救知识近10年,经手培训的学员遍布全县各个行业,被人们称为“急救队长”。献县留学博士王浩,利用长期的在校学习和工作经历,自2021年开设“献县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指导”讲座,线下场次超过80场,覆盖学生超过4000人,还多次赴献县边远乡镇送服务下乡,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好评,因其在公益事业中表现突出,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第十四届河北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等荣誉称号。通过发挥志愿服务(者)组织的自身优势,实现了服务组织的自身荣誉感和受助群体的获得感“双丰收”。
献县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暖暖腊八粥、浓浓冬日情”被新华社播出
“下一步,我们将完善‘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机制,加大志愿服务力度、广度和深度,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服务载体,用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举措,助力乡村振兴。”献县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