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宁工局公司承建的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2标段顺利完成水下全部作业,已具备通水条件。”4月18日,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宁工局公司承建项目部副经理张瑞告诉记者。
记者现场看到,青铜峡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核心施工现场,水泥罐车有序地往来奔跑,机械挖机有条不紊地施工作业,一派繁忙景象。由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宁工局公司”)承建的核心标段正开足马力,抢抓工期,跑出“加速度”。作为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灌区农业供水保障能力,为灌区流域乡村振兴注入“水动力”。
青铜峡灌区地处宁夏中北部,是全国六大特大型灌区之一,覆盖银川、石嘴山、吴忠3市11个县区,区域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占宁夏国土总面积近1/3,承载全区近3/5人口,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和生态屏障。2017年,以青铜峡灌区为核心的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备受瞩目。作为全国水利领域“两重”标志性工程,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被纳入国家重要水利工程规划。
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度第一批建设项目施工2标段,项目投资4100余万元。该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永宁县,主要建设内容涵盖为3.64km渠道砌护,主要工程量包括土方开挖14.4万m³、土方回填11.07万m³、混凝土浇筑3万m³、砂砾石回填2.3万m³、渠底卵石回填2.6万m³、渠道巡护路长度3.64km。“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灌区综合管理能力,对当地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意义深远。
“按照有关单位计划将于4月23日通水,所以这个项目建设最大的难点就是时间紧,工期短,任务重,这对我们是一个新的挑战。”副经理张瑞说。项目部以“起步即冲刺”的干劲,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程建设中。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挂图作战+动态优化”的管理模式,将施工计划精确到日。采用“白+黑”轮班作业机制,投入挖掘机、泵车等大型设备30余台套,水泥罐车50多辆,施工人员300余人,高峰期达350多人。混凝土单日浇筑超2000m³,渠道衬砌效率提升30%,我项目部将全力确保如期通水,剩余施工任务也将平稳推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宁工局公司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强化施工组织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项目团队,涵盖工程技术、质量管控、安全监督等专业人才,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确保工程有序推进。质量监督小组实行“工序三检制”,累计开展专项检查28次,关键部位合格率达100%。
“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项目团队秉承‘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精神,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承担了关键标段的建设任务。项目团队严守质量红线,严控施工标准,强化过程管控,全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同时,严守生态红线,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扬尘、噪声、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工程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助力青铜峡灌区实现现代化转型,绘就‘塞上江南’现代农业新图景。”宁工局公司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