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百姓福祉。今年以来,横塘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从民生需求出发,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打造共富工坊2处,探索出“家门口就业”新路径,以党建引领共富新实践,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是聚焦民生导向精准“选题”。聚焦羽绒产业加工分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就业渠道狭窄等难题,抓住羽绒企业“退村进园”行动契机,确定了“书记领航”共富工坊项目,将西平村、故里垅村两处撤并的村小打造成共富工坊,让本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一方面通过统一管理、统一建设消除了羽绒企业消防安全隐患,同时为附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增收,为所在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
二是突出经济发展实现“共富”。修缮房屋、配套消防设备、安装防盗摄像头等,目前两处工坊已完成初步改造,已吸引6家羽绒企业入驻,主要用于仓储、加工等,在为产业提供充分发展空间的同时,预计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近30万元收入。后续将建设厂房3500余平方,通过产业聚集实现效益倍增,同步打造“工坊托育站”“共富食堂”等公益空间,实现就业增收与民生服务双提升。
三是开拓富民路径提供“就业”。“快80岁了,家人不在身边,身子骨还健朗,说话、聊天的人都不好找,更别说赚点生活费了,工坊让我这个老婆婆都能在家找点活,找个打发时间的地方,这么好的地方上哪找啊!”78岁的脱贫户胡金姣说道。截至目前,两处工坊共带动160余名群众就业,其中脱贫户、监测户占比10%,人均月增收3000元。
接下来,横塘镇将持续推进“书记领航”共富工坊项目建设,构建“党建+村集体+企业+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反哺、租赁收租、入股分红、就业增收”等形式建立利益联系机制,让村、企、户利益共享,真正实现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