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路过南昌县银河学校,带来一场以“花间诗戏 投壶觅句”为主题的春日诗韵雅集活动,这是一次关于诗的相遇。
竹筒里的飞花、箭壶旁的凝神、画纸上的墨痕……
诗词不再只是课本上的“全文背诵”,还是少年指尖的清风、眼里的星光。千年诗韵在校园里焕发新生。
投壶雅戏 诗意风流
趣味投壶区,笑声与诗韵齐飞。
同学们手持竹箭,眼神中满是期待与专注。竹箭入壶的瞬间,惊喜与欢呼交织,随即吟诵的诗句与阳光一同漾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箭影与诗声交融,竞技的趣味与文化的雅致相得益彰。
诗词填空 妙笔生花
诗词填字区,是一场静与思的交融。
“填空补缺”时,同学们或托腮凝思,或笔尖轻转,在记忆里找寻那失落的诗句;
“诗画相映”中,大家对着画作细细揣摩,从那一抹抹色彩、一道道线条里探寻诗句的踪迹。
诗词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跃然眼前的灵动画面,参与者们以智慧与想象力破解诗谜,乐在其中。
飞花传情 诗韵春色
最是精彩“诗韵飞花令”。与春日有关的关键字从课本里跳出来,如珠玉落盘。
抽到“花”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脱口而出;
遇着“春”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欣然而至;
“月”字一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应声而来;
“风”声入耳,“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随之而来……
10秒的时光,似紧张的鼓点,却激发出无尽的才情。飞花令不仅是诗词储备的较量,更是一场思维与反应的巅峰对决!
有人问:AI时代,诗的意义何在?
当我们看到:
投壶区为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欢呼雀跃;
飞花令区因“知否知否”引发全场接龙;
诗词填空时学生们仰头沉吟的侧脸……
我们便知道:
诗在,春便不老!
纵壶中箭尽,画轴轻收,飞花坠泥,但诗不会落幕,它会在晨诵的扉页上抽芽,在落笔的间隙里开花。那些投壶时的专注、填空时的灵光、飞花令的酣畅,终将凝成银河学子心中独特的文化印记。
明年此时,待新燕衔诗,再与君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