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从学生到公仆的“六字密码”

浏览:70399 次 发布时间:2025-03-30 12:00

基层年轻干部是基层工作的生力军,承载着基层发展的责任和使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当代的基层年轻干部往往都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而基层工作复杂多变,当学历光环遭遇方言土语,当学术概念碰撞乡土逻辑,这种跨越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位移,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基层年轻干部务必建立新的坐标系,在基层工作中做到好学、敢试、律己,在持续学习与动态实践中,完成从学生到公仆的蜕变,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分量。

以“好学”筑牢基层工作的认知地基,做了解群众的公仆。基层工作需要将书本中的理论在具体情境中重新编码,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学以致用”的认知重塑,而端坐办公室研读文件获得的认知,远不及田间地头的实地观察来得深刻。基层年轻干部需突破学生时代单向输入的传统模式,转向双向互动的动态吸收,落实到做法上,一方面可以向同事取经,观察资深干部如何将“耕地红线”政策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饭碗田”,学习他们处理突发事件时“法理情”的平衡艺术。另一方面还要拜群众为师,群众的土话里藏着真学问,沉淀着千百年来的生存智慧,老农对节气规律的把握往往可以弥补理论的盲区,调解纠纷时,别急着搬法律条文,先听听当事人怎么掰扯家长里短,了解群众的深层需求。

以“敢试”锻造基层破局的创新之钥,做开拓创新的公仆。基层工作不是既有模式的简单复刻,而是需要不断尝试创新。年轻干部的优势恰在于未被固化的工作思维与前沿的技术素养,这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创新势能,在守正创新中开辟治理新局,正是新时代赋予年轻干部的历史机遇。基层年轻干部要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将数字思维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勇于尝试,敢提意见。要认识到,创新尝试不是天马行空的冒险,应该采用“小步快跑”策略,在网格、村组等小场景中进行可控的创新探索,深刻把握基层规律。基层治理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往往要在资源约束中发挥创造力,“运营微信群激活乡贤力量”“借在线协作突破人才瓶颈”……这种新旧交融的智慧,既守护了乡土肌理,又注入了现代基因。基层年轻干部唯有敢想敢试,方能在基层的沃土中从“生力军”蜕变成“主力军”。

以“律己”萃取人民公仆的纯净底色,做克己奉公的公仆。基层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工作生活的高度可见性。干部在乡村小店的消费习惯、与群众对话时的语言态度、处理事务的响应速度,都在塑造着无形的公信力,这种透明化工作状态要求基层年轻干部快速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建立“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警觉,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要汲取中华廉洁文化的深层滋养,将传统廉政智慧转化为当代行为准则,让“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要以反面案例为镜鉴构筑免疫屏障,打破侥幸心理的迷思,从塌方式腐败、微权力滥用中汲取教训。思想防线的溃败往往始于对“微腐败”的妥协,在观看警示教育时应该建立“案例解码”思维,理解“破窗效应”在廉政建设中的危险性,树立修身正己的自觉,把“八小时外”的言行纳入自我监督范围,在模糊地带提前亮起警示灯。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委组织部  陈曦、罗仕月)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从学生到公仆的“六字密码”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