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湖南讯(通讯员 肖旭光)3月20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县白仓镇卫生院的急诊室突然闯进一名女子,她气喘吁吁地喊着:"医生,快跟我走,医院外有位老人摔倒了,骨头都露出来了。"正在看诊的谭医生听后立即携带急救包跟随女子疾步赶往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启动紧急预案。
谭医生到达现场发现一老年女性瘫坐在地,面色苍白,痛苦呻吟,只见其左踝关节严重畸形,不规则的伤口漏出骨头,创面污染严重伴渗血。经初步检查,发现大血管及神经没有明显损伤,感觉功能存在,初步诊断为开放性胫腓骨远端骨折。
急救处置流程:
1.现场指挥:
立即启动门急诊急救,评估周围环境,疏散群众:
- 拨打120启动创伤绿色通道
- 联系家属获取医疗授权
- 收集硬质材料制作临时夹板
2.创面处理:
严格遵循"冲洗-消毒-覆盖"原则:
- 使用500ml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 碘伏消毒周围皮肤
- 多层无菌纱布无张力覆盖
3.骨折固定:
- 利用现场硬纸板制作踝关节夹板
- 采用"三点固定法"维持胫骨力线
局部冰敷控制肿胀(每20分钟更换)
4.安全转运:
-指导患者取半卧位,患肢抬高20°
-填写转诊单(受伤处置记录)
16时20分接上级医院反馈:患者经急诊清创+外固定支架植入术,术后转入创伤ICU观察。次日随访显示:伤口无感染征象,预后良好。
临床启示:
1.基层单位处理要点:
- 黄金1小时内的创面保护(污染降低率可达63%)
- 临时固定可减少继发神经血管损伤风险(文献显示降低41%并发症)
- 规范转运可提升保肢成功率
白仓镇卫生院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充分体现基层医疗机构在创伤救治链条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标准化应急流程、多学科协作模式及创伤知识科普,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医疗成本,减少患者二次损伤,值得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推广。
编辑:艾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