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甘肃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 臧秀娟 摄
本网甘肃讯(臧秀娟)3月21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酒泉专场,酒泉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何正军介绍县域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肃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酒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书记(兼)宋济民,玉门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李应伟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酒泉,汉代河西四郡之一,公元前121年建郡,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辖“一区两市四县”,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酒泉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的发祥地,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能源战略通道,也是甘肃省确定的两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3,荣膺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
酒泉市副市长何正军讲,近年来,酒泉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抓经济,担当奋进促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向上向好、速效兼具、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2024年,酒泉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41.7亿元,同比增长7.7%,
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连续十八个季度获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贡献奖或进步奖。
酒泉市为强化统筹协调,构建了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全面落实甘肃省制定出台《酒泉市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工业优先强支撑、城市服务提质量、农业筑基增效益、文旅赋能增活力、生态立市优环境等工作重点,牵牢县域经济发展“牛鼻子”。坚持强化目标引领,对照“强县域”工作重点,每年制定印发“三个任务清单”,通过“季调度季总结”,形成各县(市、区)“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2024年全市7个县(市、区)中,肃州区、瓜州县、敦煌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突破300亿、200亿和100亿大关,7个县(市、区)中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的县市达到5个。肃州区、玉门市连续三年获得“甘肃十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区、百强县。金塔县、敦煌市、阿克塞县获得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坚持强化考核激励,市上每年单列县域经济发展激励经费5000万元,对县域经济考评前3名县(市、区)予以奖励。对各县(市、区)所属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也制定了按季度评价激励办法进行奖励,激励县(市、区)和园区跳起摸高、奋力发展。坚持强化改革赋能,依法依规推进经济强县和县级市“市县同权”、经济发达镇“强镇扩权”改革,全面推广工业用地“标准地”、区域评估等做法,赋予县(市、区)充分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形成了各具优势、各具特色、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酒泉在推动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各地特色资源优势。全力以赴育产业、建平台、强保障,形成了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实力增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酒泉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县一特色、全市一张图”思想,按照“1246”总体思路和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工作部署,充分考虑各县(市、区)差异,重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构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肃州区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肃州区坚持把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引领发展的方向指引、推进事业的根本遵循,围绕省委“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市委“1246”总体工作思路,立足“工业主导型”和“城市服务型”发展定位,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连续 3 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区。
肃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宋济民在记者提问中讲,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肃州区从四个方面积累经验和做法,坚定不移促转型、提质效,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改革、优环境,夯实经济发展基石,惠民生、强承载,人民群众福祉稳步提升,持之以恒防风险、兜底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针对产业支撑接续乏力、层级不高等短板问题,我们以深化改革引领产业变革,稳中提质做强一产支撑,锻长补弱提升二产能级,挖潜育新壮大三产优势,推动制种、蔬菜、草畜等特色产业稳定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破题发展,传统商圈改造升级,新兴商圈加速布局,区域商贸消费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十四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5%,2024 年突破 300 亿元,位列全省第8,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二是锲而不舍抓改革、优环境,经济发展基石不断夯实。
针对经济增长后劲不足问题,我们以重大战略牵引重要改革,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大战略中校准方向、优化路径,115 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实现破零,国企改革实现架构重塑,党政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制约发展的瓶颈障碍加速破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三减一优”改革走深走实,巽耀、日月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海博思创、正泰新能源等一批头部企业顺利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教育、卫生、养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统筹推进民生领域改革,中考拔尖学生、高考本科上线率、公办入园率和中、小学大班额比例实现“三升两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建成投用,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酒泉医院挂牌运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坚持以区域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定位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获批创建省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四是持之以恒防风险、兜底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针对发展中面临的风险隐患,坚持刀刃向内清弊障、破顽疾,各领域体制机制更加趋优向好。坚持生态立区战略,全力打好沙漠边缘阻击战,城区空气优良率 83.7%,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 100%,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为牢固。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40%和20%。扎实推动创安创稳,网格化服务管理、“四网融合”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更加稳固。
据了解,肃州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区,成绩来之不易。近年来,以改革推动工业加速改旧育新,以改革引领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以改革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步伐,以改革促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在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酒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辐射带动作用,聚力发展现代种业、高效蔬菜、绿色畜牧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制种、蔬菜面积稳定在 40 万和 30 万亩以上,畜禽饲养总量达到 1450 万头(只)以上,每年新招引落地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5 家以上,新认定和审定登记农作物品种 60 个以上,着力打造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世界级蔬菜花卉种业基地,京沪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用好地灾搬迁政策,接续推进农房改造提质提效行动,每年新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 5 个以上。
宋济民讲,我们坚持以改革开路、用创新破局,力争到 2027 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400 亿元大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肃州实践新篇章。
玉门市着力打造“无事不扰,玉事有我”的营商服务品牌,以一流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转型城市,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四强”行动和酒泉市委“1246”发展思路,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全力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2024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78.3 亿元,人均 GDP 突破 20 万元。
玉门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应伟在记者提问中讲,玉门市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连续 6 轮迭代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打造“无事不扰,玉事有我”
的营商服务品牌,着力以一流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我们重点围绕“政务、法治、要素、市场”四个关键靶向用力。具体从四个个方面,深入贯彻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部署要求,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打造惠企便民的政务环境。我们从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将分散在全市 40 个部门单位的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全部集中至市民大厅,充分授权“首席代表”审批办理。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深化以“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和“容缺审批”为主要内容的“五减一容缺”改革,先后六批次取消各类证明事项 209 项,各类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压减 95.5%,即办事项占比达 99.7%,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即来即办,企业开办 4 小时办结,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最长 12 个工作日,政务服务实现了从“能办”向“好办”“快办”的加速转变。
二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我们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定期开展“法治体检”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合同纠纷等诉求问题,持续深化“四调对接”,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同时,大力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推动“综合查一次”制度与“双随机、一公开”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执法精准度和企业满意度。
三是打造健康优质的金融环境。围绕企业融资难题,我们不断优化“金融生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探索实施“财政+金融”模式,为企业量身开发“化工贷”等“短平快”供应链金融产品,主动为企业“输血供氧”。同时,搭建政银企沟通对接平台,加强与省级产业投资基金合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融资支持。2024 年共为 200 余户中小微企业融资 20 亿元。
四是打造功能完备的的园区环境。园区是项目落地的平台,我们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区三园”,并不断改善园区环境,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良田沃土”。坚持资源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政策向园区倾斜,持续完善水、电、气、暖、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三个园区全部实现了“九通一平”。探索“标准地”改革,推进土地资源和项目信息精准对接、高效配置,企业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总书记讲“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面对新发展格局迎接的新挑战,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转变工作作风,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