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含蓄,和西方的开放有本质区别。老祖宗形容淑女,那也必得大家闺秀,温婉含蓄。
什么是真正的含蓄?那就是内藏,内收,内蕴。这是中华民族的特性,如此民族才够坚韧不拔。
但是,文化有交流,当西方文化,开始逐步输送中国。我们的含蓄蕴藉,深刻内敛慢慢稀释了。
多少暗藏汹涌之下,就有多少明目张胆地放肆。嘴里说着“传统”,实际“放肆”;喊着“礼义”,实际“撕破”。
传统文化如果被“表里不一”,被“各种不良”舆论架空,甚至借势拉帮结派,形成“新文化”。那么,年轻一代,所看见的,是被“加工”的“零食传统文化”。
我们需要吃“正餐”,吃“粗粮”,感受文化深度。
文化的本质不是“娱乐”,文化的本质是“警醒”,是“觉醒”,是“开悟”。
不是打着“文化”的旗号,建造所谓“舆论”王国。历史有血一样的证明,当言论中心掌握在“不明真相”手中,就容易麻痹群众,误导群众,影响群众。所以,请回归真正“含蓄”的中华文化。
文化是深刻的一缕“光”,文化不是“打着光鲜旗号”,说着“冠冕堂皇”的语言,实际做着违背文化格局的行径。
鲁迅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就包含中华文化之深刻、卓越。
请不要把“传统文化”,只是当成“娱乐人心”,“麻痹人心”的“精神快餐”。
中华文化要用深度、用智慧、用深刻、用真理影响世界,而不是“娱乐世界”。
毛主席说过:“笔杆子比枪杆子还厉害”,所以文化必须“含蓄、有力、深刻、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