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映中的电影《第二十条》,讲述了“正当防卫”的法律制度如何保障见义勇为的好人。做好人不仅不应该有代价,更应该有保障、有奖励、有鲜花和掌声!在迎来第61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之际,我们的青年大学生,应该学什么、如何悟、如何做,这是一个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常践常得的思政实践课题。
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在神州大地传唱半个多世纪,以“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雷锋精神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为一代代中国人崇敬、追随。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时刻牢记宗旨,从“雷锋精神”领悟“一心一意”,从中汲取对党忠诚、为民奉献、担当敬业的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争当“雷锋精神”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播者。
“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纠治形式主义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今年以来更是频频释放信号,无异于给基层下了一剂减负“强心针”,吃了一颗严抓作风的“定心丸”,基层正摩拳擦掌、勃然奋励,渴望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展新功、亮实绩。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重视干部队伍平时考核,以“三化”促“三优”,充分发挥平时考核“指挥棒”的最大化效应,真正考准、考实干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用人之基。
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力量。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以“初心、信心、耐心、敬畏心”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只有心中有“度”手上有“招”,方能收获成长,挑起重担,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
中国,是农耕民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民族,土地的颜色,是生存和生命的颜色。新时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牢牢抓住、抓好“三农”工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才能赢得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战略主动性。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现代化建设成为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然而,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深信答案是——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全国基层党建网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