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经济”自信,用创新兼顾眼前与长远

浏览:68718 次 发布时间:2025-02-07 11:54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大有可为的热土上,发展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关键词,而经济则是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脸识别、在线支付,我们曾经期待的,渴望的,都照进了现实。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综合国力的增强提升,这些都在向全世界昭示着我国经济“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汹涌气势。

40多年的风云变幻,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背后,依靠的是我们“拔地而起”的优势,不仅包含雄厚的经济、科研、人才等多方面的积累,亦包括走在前端的、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特别是党和政府提供的宽松的、优良的政治环境。但是,一代人的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就会让我们在时代变迁中,固化思维、困住手脚,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因此,经济发展要心系长远未来,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创新的文化基因,达成文化共识,树立文化自信,这是让经济体有底气、有信心的基础。一直以来,我国都有着创新的历史和文化基因:在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今天,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被外国友人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积极创新的生动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为中华儿女不断创新提供丰厚滋养。新时期,更应发扬创新传统,将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以文化创新增强经济自信。

经济发展在长远未来中还要注重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不断更新创新内容,在变革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是让经济体有底气、有信心的保障。“风物长宜放眼量”,创新是百年大计。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颠覆性的新兴技术,这些技术互相交叉、融合、渗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中,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我们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拓宽人们的视野,不断催生新的发展模式,让发展生生不息,让经济持续突破。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回望过去,无论中国经济经历多少坎坷风雨,都能一路披荆斩棘、自信满满。只要我们善于积势蓄势谋势,把握眼前的“形”,更勇于识变求变应变,积极开拓创新,看到长远发展的“势”,就会在危机中孕育新机,于变局中广开新局。

(中共扶余市委组织部 马丁烨)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经济”自信,用创新兼顾眼前与长远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