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用好驻村工作“三大法宝”

浏览:106630 次 发布时间:2024-01-29 09:0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今后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及行动指南。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基层选调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用好“三大法宝”,争当脱贫攻坚的“突击队”、生态产业的“排头兵”、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一是把干部“凝聚”起来,解决“谁来壮大”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才建设也是如此。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关键靠人才。要大力实施“雁归工程”,着力吸引本土人才,利用他们对本土村情民情的熟悉,专业技能上的优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既要为人才提供一个发光发热的“大平台”,也要为人才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暖心巢”。同时及时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吸收进村委工作,选强配优村“两委”班子,让他们争当保民生的“领头雁”、解民忧的“知心人”、促发展的“主心骨”。选调生应主动参与到村“两委”班子建设中,主动承担村里的党建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广大党员干部凝聚起来,从而解决好“谁来壮大”的问题。

二是把产业“建强”起来,解决“壮大什么”的问题。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业农村农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一方水土既能育一方产业,也能养一方群众,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为农民种出符合当地发展的“摇钱树”。同时也要打破老路子,发展新业态,开拓新渠道,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走上产业发展的“快车道”。选调生要有“主动向前”的闯劲和“更进一步”的决心让乡村“换新颜”、让产业发展“更兴旺”,从而解决好“壮大什么”的问题。

三把服务“做实”起来,解决“如何壮大”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为民服务上,要有“大格局”,抛开小算盘;要有“公仆心”,不摆“花架子”;要有“真功夫”,不要“假把式”。要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打通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选调生要将为民服务做细做实,以高质量精细化的服务为乡村振兴、群众致富注入磅礴力量,从而解决好“如何壮大”的问题。(作者:邹安兴)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用好驻村工作“三大法宝”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