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35年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的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源于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把“四下基层”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提素质改作风的重要载体,把理论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把调查研究落在群众期盼上、把信访接待放到群众诉求中、把现场办公办到群众心坎里,奋力描绘“四下基层”新画卷。
把理论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时,切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发扬“小蜜蜂”精神,深入基层多开展几次“敲门行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用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把调查研究落在群众期盼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调查研究“五字诀”:深、实、细、准、效。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切忌“盲人瞎马,说走就走”,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作秀式调研,应提前做好计划、列好清单,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确保调查研究的结果真实可靠。
把信访接待放到群众诉求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信访接待下基层切忌互踢皮球,敷衍了事,要“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直面群众问题,耐心倾听群众心声,想尽办法满足群众诉求并帮助其解决问题,实现群众城里上访“跑断腿”到“少跑腿”、干部“被动接访”到“积极下访”的转变,让信访接待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把现场办公办到群众心坎里。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党员干部切忌远程办公,遥控指挥,不到现场,要走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撸起裤脚,脚沾泥土,才能真真做到和群众“同频共振”。不能因为群众反映的问题小就“懒于处理”,也不能因为一些问题属于历史性旧账问题就“避而不见”,更不能因为难度大就“放一边”,要紧握“放大镜”,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扑下身子、下沉一线,拿出“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为群众解忧除难。(王思维)
供稿:中共江西大余县委组织部
责编:王世龙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