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组工干部当在“四下基层”中固本强基

浏览:124234 次 发布时间:2023-12-11 10:04

“四下基层”是指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工作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创举。作为组工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运用“四下基层”的方法,去基层接受思想淬练、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让自己骨壮筋强。

做一名懂政策的组工干部。组工干部是一支“管干部、带队伍”的特殊干部队伍,必须更讲政治,更讲忠诚,也要更讲政策。要想落实好“四下基层”去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理当扎实的掌握路线、方针、政策内容,尤其是关于党的组织建设,党内法律法规和各项相关制度内容,要了然于胸,比如,对于党建引领、党支部建设、党员发展、党建品牌创建、人才队伍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党建工作以及基层党建改革探索等等重点,要勤于钻研,形成自己的观点,深度思考,灵活应用,积极引导,才能确保党的政策方针路线能够在基层一线中得以实施。在下基层宣传贯彻落实的时候要做到精心梳理,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化解难题,让广大群众用最短的时间吸收到最多的政策知识,进而帮助群众积极开展自己的生产生活。

做一名懂调研的组工干部。调查研究是我们的传家宝,组工干部理当更加熟练的掌握,更加娴熟的运用,更加高效的转换,为推进党的全面建设而通过调研提出谋划之策。在下基层调研时,组工干部应当防止“假、大、空、浮、虚”的劣质调研,而要做到“深、实、细、准、效”的优质调研。在调研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收集并阅览大量的相关内容,尽可能多的掌握“边缘”信息,不当“门外汉”;在调研开展时能掌控调研节奏,始终不偏离正题,善于与群众交流,从中发现问题并作进一步的询问,要愿意深入一线进入现场去了解情况。该记录的都要勤而为之,不当“背手”干部;现场调研结束后,要立即形成有价值的真实的调研报告,精准提出意见建议,争取让调研成果高效转化,更好的化解工作难题。

做一名懂得处理信访问题的组工干部。信访是社情民意的反映。我们要把信访工作作为化解社会矛盾,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切身难题的重要内容。组工干部是特殊的队伍,更需要对信访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更高超的处理方法。而不能“推、躲、怕”,不能束手无策,更不能有“怨气怨言”,要把上访人当“家人”,把上访信当“家信”,把信访事当“家事”,树立坚定的人民意识。下基层要带着信访问题去,比如针对党员干部、支部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制定精准的调查了解方法,直奔主题,直面矛盾,敢于同当事人见面,善于从现象看到本质,把群众的评语作为综合分析的重要依据,既用“脚力”又用“脑力”,既练“眼力”也练“耳力”,落实“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既“坐诊”又“出诊”,多些解决、少些“解释”,用实实在在的真办法解决真难题。

做一名赶赴现场解决难题的组工干部。现场办公,顾名思义,就是到一线去解决实际难题。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应当具备较好的现场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及安排,比如到乡镇去推进某项党建品牌的创建工作时,精准把握创建的重点,精确的提出问题所在,精细的提出可操作的意见,并进行较为全面的部署,而不是当一个“跟班”,当一个“过客”,当一个“店小二”。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具体工作件件不同事事各异,因此,组工干部要全面提升“八项本领”,增强“七种能力”,做到“五个过硬”,让自己真正具备组工干部的特质,难不倒,问不倒,累不倒。平时要多钻研基层工作的经典案例,多到一线去磨练,多走出机关大门,多迈开双腿去面对“万花筒”般的“美丽基层”,通过亲身实践不断摸索经验,总结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难题。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做基层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暧心人,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组工干部。(作者:李国样)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组工干部当在“四下基层”中固本强基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