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青岛破产法庭成立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发布破产审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
成立五年来,青岛破产法庭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白皮书显示,2021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青岛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强制清算案件674件,审结652件,化解不良资产196.11亿元,释放土地4194亩,安置职工5618人。其中,青岛破产法庭化解不良资产67.34亿元,释放土地1242亩,安置职工2433人,充分发挥了破产审判的市场主体救治功能,为青岛市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八张靓丽名片展现破产审判工作成效
五年间,青岛破产法庭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目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打造了具有青岛辨识度的八张靓丽名片。一是持续深化破产审判工作机制改革。推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模式,规范操作规程,建立院领导带头办案机制,规范内部考核,促进破产审判规范化运行。二是持续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实质化运行。2023年,青岛中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23个成员单位,形成青岛市“府院联动”机制2.0版,在破产援助资金、破产涉税事宜、破产金融措施等涉破产的多领域形成了成熟有效的操作规程,形成青岛府院联动“1+N”模式,开拓了府院联动机制协调新举措。三是不断完善智慧破产系统。在全省率先上线“智慧破产系统”,联合青岛十三个职能部门筹备上线“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查询系统,科技赋能降低破产程序成本、提高破产审判效率。四是服务保障法治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对标国内最佳实践、最优水平,围绕压缩办理破产时间、降低破产成本、简化环节流程、优化办理结果工作要求,不断完善破产审判各个环节,有效提升破产指标。五是规范破产管理人考核。出台破产案件管理人选任与考核办法,修订破产案件援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为管理人履职提供了充分的经济保障。六是依法开展公益清算。与相关单位协作,对吊销后长期未注销企业,开展公益清算工作。目前,第一批公益清算案件已经在审理中,第二批公益清算案件已经开启审查流程。七是抓好长期未结破产案件清理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清理工作组,攻坚破产长期未结案件。目前,全市法院18个月长期未结破产案件仅余4件,案件清理工作成效显著。八是依法审结重大破产重整案件。准确识别重整前景,对具备重整价值和挽救可能的企业及时由清算程序转为重整程序,青岛发动机厂、捷能集团等一大批破产企业由“濒临绝境”转为“涅槃重生”。
典型案例为破产审判实践提供借鉴
本次发布会还发布了青岛破产审判十大案例。其中,既有青岛捷能集团等十公司实质合并破产重整案、海上嘉年华(青岛)置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等涉及债务规模巨大、人员众多的破产重整案例,青岛法院紧紧依托府院联动机制,稳妥、高效、有序推进破产重整程序,使企业涅槃重生;也有青岛美光机械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青岛本善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清算案等充分发挥“执破融合”机制作用,高效推进成果落地,助力企业走出困境的案例;也有青岛佳龙腾置业有限公司预重整转重整案、青岛即墨马斯特造船有限公司强制清算案等涉及中外企业多方利益、推动企业重整成功的典型案例。从“僵尸企业”出清到困境企业涅槃重生,从债权人权益保障到职工妥善安置,这些典型案例全方面展现了青岛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以法治之力护航经济转型升级、以创新之策破解市场出清难题的成效。
下一步,青岛破产法庭将进一步提高破产审判工作水平,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书写“破旧立新”的司法答卷。